标王 热搜:
 
瓷爱品牌招商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创业资讯 » 经营管理 » 企业运营 » 正文

传统行业老板怎么样转型网络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7-27  作者:365加盟网  浏览次数:517
核心提示:3年前,苏宁的老板张近东需要所有线下门店与线上网站同步展开活动,笔者的一个朋友不堪重负离职了;今年8月,苏宁云商获得了阿里巴巴283亿元的方案投资,飞快,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就打上了天猫商城+苏宁的字样。...

3年前,苏宁的老板张近东需要所有实体店与线上网站同步展开活动,笔者的一个朋友不堪重负辞职了;今年8月,苏宁云商获得了阿里巴巴283亿元的策略投资,非常快,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就打上了天猫商城+苏宁的字样。

现在,苏宁官方网站挂起一条相当霸道的slogan中国商业的领先者。

要论霸道,商场无人堪比王健林,他曾说过万达进入的范围,大家都别想做老大。

在电子商务年代,万达迫切需要塑造自有O2O平台,他需要高管团队积极拥抱网络,还以一己之力拉来了腾讯和百度,号称要将飞凡网塑造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O2O公司,但到今天飞凡网依旧雷声大雨点小。

为何连万达如此的企业都玩不转O2O?为何有些老板能驾驭网络,有些却找不到北呢?过去媒体议论O2O,更多是从网络+的角度,用网络技术和思维变革传统经济,就像支付宝革银行的命、滴滴打车革掉出租车企业的命一样;但极少探讨传统企业家怎么样从线下转向线上,怎么样用借助网络和互联网+来改良本行业的近况。

事实上,一些有抱负的老板已经踏上了+网络的创业的道路,而他们会遭遇什么现实难点?传统思维方法将与网络本身特质发生什么样的摩擦?他们又如何修炼网络思维?本文姑且抛砖引玉,期望能引起大家的考虑。

1、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吗?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在所属的行业耕耘了几十年,年龄大致分布在45-65岁之间,50岁是他们的黄金年龄,40多岁就功成名就的老板极少。

反观,在网络公司八零后、九零后群体则是主流。

虽说老将出马,一个顶两个,但他们投身的网络行业,看上去光鲜,实则苦逼,工作挑战和重压巨大。

假如领导者没非常不错的身体素质,充沛的体力和精力,那一定是吃不消的,这的确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。

2、目前才转战线上,机会迟了没?中国网络行业以1994年为元年算起,到今天也有20多年的历史,并不算是一个新行业;互联网+是在近五年之内兴起的,1日千里,迭代飞速。

好多老板以前觉得互联网只不过办公工具和传播媒体,有些甚至不会用电脑;如今因为形势所迫才向网络迁徙。

依据罗杰斯的革新-扩散模型,就不难发现这批传统的企业家准入时间相对较迟了,在PC年代,最好的准入时间是1999左右,在手机端最好的准入时间是在2012年左右,早期革新使用者竞品少、干扰少,可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打磨商品,等待风口到来。

今年网络+国家策略的冲锋号吹起, BAT及一些领先的O2O公司也加速资本回收、资源整理的步骤,划分了各自的地盘,形成了排他性的占位优势。

后来者要么步履蹒跚,要么得另避蹊径。

3、哪个能改变老板的思维方法?大家了解,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,非常难被改变,更何况是老板。

老板的传统思维方法体目前企业文化、管理规范、业务模式等每个层面上,而在网络化过程中发生摩擦则是很难防止的。

以万达的O2O项目为例,今年6月飞凡网CEO董策在平台上线之后就与万达分手了,王健林遂开出800万年薪寻觅接棒人;有媒体觉得,是因为老板过于强势,致使职业经理人无力操盘而被迫离职的。

不少传统行业老板认同军事化管理和国企行事风格,在公司内部推崇集权式管理和集体主义价值观,以行政方法贯彻公司意志,习惯以KPI考核结果,决定给职员胡萝卜,还是大棒。

这种管理方法在传统行业的确行之有效,但在突显个性和自由的网络行业就出现了水土不服;而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,必然导致团队纪律性和实行力强,但缺少冒险精神,不敢搞另类革新。

总之,面临开放多元、激流勇进的网络行业,老板传统的思维方法比较容易成为+网上创业团队的阿基里斯之踵。

4、合理搭建团队结构,看重青年的力量笔者觉得,一个O2O项目成功需要拥有三个核心要点,一是团队、二是资金、三是模式。

所谓谋事在人,人的要点是第一位的,尤其是高管团队构造的搭建至关要紧,开创者团队在文化程度、职业履历、年龄结构、处置风格等方面的协调互补,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进步。

假如没一支出色的职业化的团队,老板本领再大也无济于事;商业模式再好,也不可以顺利落地。

虽然老板的年龄没办法逆天,但他可以寻觅有成功经验、渴望创业的青年,他们的市场嗅觉更敏锐,消化新兴事物的能力更强,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挑战。

资金实力雄厚的老板还可以投资方身份支持八零后高管挂帅,在公司治理上充分授权,以职权+利益+梦想三驾马车,驱动整个创业团队沿着策略目的奋进,老板则可把工作重心放在顶层规范设计和核心资源整理上。

5、拐点阶段准入,达成弯道超车既然准入机会迟了,就不可以再顺着其他人的路子走,而要结合行业内痛点和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,找到一个犀利的切入点,形成鲜明的差异优势,集聚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形成压强,如此才能独树一帜,让用户记得住。

其实,对一些高门槛的传统行业,网络公司和BAT一时很难吃透,这就为从线下率先转移到线上提供了喘息。

笔者曾在《O2O终将进化为全品类一站式服务平台》一文中指出,现在处于单品O2O向多品类O2O进军的过渡阶段,多数大众消费范围的单品O2O会死掉。

而房地产、家居装修、家具、家用电器、汽车、医疗、教育等重资产O2O项目,因为在传统行业已经站稳了脚跟,若能整理更丰富的优势资源,或能塑造起综合的O2O服务平台。

后进者只有在O2O行业出现拐点时,才能达成弯道超车,化被动为主动。

6、摒弃落后的营销策略,修炼用户思维,拥抱粉经济老板的思维方法还与企业的商业模式紧密联系着,只有彻底地深思传统营销推广策略的弊病,才能让老板对网络思维心甘情愿折服。

传统的线下销售更重视商品的销路和销售量,老板开会最多就是研讨怎么样处置与提供商的关系,如何把扣率抬得高高的,把批发商搞得多多的;尽可能打响品牌的知名度、再空中飘广告、地面做活动来卖货、回款。

而客户则只不过流水式消费的过客;途径企业也感觉买家是小白,逮到一个宰一个,搞一锤子交易,自己把自己作去世了。

进入到电子商务年代,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线上了,任凭如何搞活动、如何忽悠都不管用了,大家在线下门店转转,再去网上看评论、听朋友推荐、杀价,最后下单。

在传统销售中,企业更没考察买家对商品的态度和感情,都是以成交额和下单量来划分顾客等级的。

而+网络事实上是企业去中间化、直接与用户接触的过程,因此需要高度看重与用户之间的关系。

用户思维乃是网络思维的本质,其逻辑是用户把企业当作商品,体验要不好,非常快就把商品卸载或者Pass掉了,如果用起来顺手,就依赖它来解决需要。

这种用户的主权思维最鲜明地体目前粉经济上。

粉经济以商品为媒介,塑造一种有着一同语言的亚文化圈子,现在国内实践最成功的是小米。

在粉群体中,忠诚度最高的是死忠粉,他们不管商品怎么样,都无条件热爱,譬如TFBOYS和《小年代》的粉、一些奇葩果粉都达到了这种境界,不理解的人会感觉他们是脑残粉,但其实他们最有话题感,最擅长口碑传播,是最可遇不可求的建议领袖。

忠诚度第二是发烧友,他们爱商品是有条件的,首要条件是商品能让他们认可,一旦出现商品体验的BUG,他们会想方法找到企业,倾诉改进建议,饰演类似商品经理的角色。

而在传统经济中客户,在网络思维看来,更多的是僵尸粉或者路人粉,商品与用户之间的黏度非常差。

总之,传统企业老板应深思传统思维方法的不足,积极接纳网络思维。

网络讲究是玩法而非打法,讲究是实际转化的比例而非到达率,讲究是病毒传播而非大众传播,看重的是接触用户而非扩展途径,看重的是用户黏性而非销售数目。

唯有一番彻底的批判之后,才会在企业文化上多些包容和开放,在管理规范上尽可能使用扁平化管理和人性化勉励,并在商业模式上以用户为中心,改变服务体验。

综上所述,笔者觉得:即使传统行业老板+网络或业务线上化的道路存在着企业家创业年龄大、准入时间迟、受传统思维束缚等不利条件,但仍然拥有了很多优势:譬如成功企业自己积累了非常不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能迅速聚集起巨大的用户资源,也不必急着拉风投、找钱,股权构造也更明确。

传统行业老板只须合理搭建团队,挖掘青年创业能量;在行业拐点时间,找准切入点突出重围;遵循网络行业特质重构商业模式,以网络思维治理公司,达成人才的升级、思想的升级;如此的+网络的O2O会比网络+O2O项目更有生命力,也能带动实体经济尽快达成转型升级。

 
关键词: 企业运营
 
[ 创业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就爱加盟网 - 招商加盟,加盟好项目,小本创业,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